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金融强国建设的厦门实践

来源: 中国金融网  2025-07-09 09:01:14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截屏2025-07-09 08.49.04.png


    中国金融网 | 大河

    在金融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版图中,厦门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红利和创新基因,正在书写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篇章。作为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叠加之地,厦门将金融改革创新与服务实体经济、对台金融合作、绿色金融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路径。

    金融改革创新:自贸试验区的“试验田”效应

    厦门自贸片区作为金融改革创新的核心载体,通过制度突破和平台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24年9月揭牌的“自贸国际基金港”成为全国首个S(二手份额转让)基金集聚区和双Q(QFLP/QDLP)基金园区,吸引了CVC母基金、S母基金等49个项目签约,撬动社会资本超28倍。基金港通过优化“募投管退”全链条生态,服务厦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资本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

    融资租赁业务更是厦门自贸片区的一张名片。截至2024年8月,片区新增特色融资租赁资产规模达12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飞机融资租赁业务全国领先,成为国内最大的中老龄飞机处置聚集地,实现首单跨境租赁资产交易、二手发动机出口租赁等创新突破。这种“金融+产业”的模式,不仅盘活了航空资产,还带动了航空维修、拆解等产业链延伸。

    对台金融合作:两岸融合的“先行试验”

    厦门作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前沿,在对台金融合作领域不断突破政策壁垒。2025年6月,央行和外汇局出台的12条新措施中,明确支持台胞在福建购房直接使用跨境人民币支付,厦门成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时,厦门打造的“两岸信保通”创新产品,通过“银行+保险”模式为台企提供1200万美元保额,解决了两岸征信壁垒导致的融资难题。

    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也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5年6月,厦门集聚了全省80%的上市台企,占全国境内上市台企的12.5%,并设立“台资板”双向挂牌展示企业超1200家。台商基金集聚区规模突破60亿元,全国首只台商参与的两岸产业投资基金落地,推动两岸资本深度融合。

    服务实体经济:精准滴灌的“厦门模式”

    厦门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工具创新,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升级后的“财政政策+金融工具”4.0版形成“投、补、贷、保”四大领域系列工具,其中产业引导基金已参投子基金28只,撬动社会资本526亿元,直投厦门项目金额达5.5亿元。

    在特色产业支持方面,厦门通过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方式,为航空航运、集成电路等产业注入活水。例如,厦门自贸片区通过融资租赁引进新飞机12架、船舶3艘,带动进口额32亿元;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区块链平台整合6大场景,将银行承兑汇票开票周期从7天压缩至48小时,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绿色金融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厦门样本”

    厦门以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契机,构建起覆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汇交易的多元化体系。截至2024年9月,全市绿色信贷余额达2164亿元,累计发行绿色债券154亿元,农业和海洋碳汇交易分别达29万吨和18万吨,均居全国前列。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和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的建立,创新了“碳汇+司法”“碳汇+航空”等应用场景,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2025年4月,厦门银行成功发行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票面利率1.90%,成为全国首批落地的低息绿色融资工具。这种“财政贴息+央行资金+金融工具”的模式,为绿色项目提供了低成本资金支持,助力厦门“碳中和”目标实现。

    金融科技与开放:创新驱动的“双轮引擎”

    厦门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2024年12月,全国首笔中新跨境数字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在厦落地,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出口场景的跨境支付突破。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则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实现货物贸易场景下的跨境资金即时到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更是覆盖金融、政务、民生等多个领域。厦门自贸片区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区块链平台已接入7家银行,完成业务超3.2万笔,金额超4.4亿美元,有效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地铁区块链平台通过“碳积分”系统,将乘客绿色出行行为转化为可交易的碳资产,日均处理交易超10万笔。

    风险防控与生态构建:稳健发展的“安全网”

    厦门通过构建“监管沙盒”机制和金融纠纷调解体系,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厦门市地方金融纠纷调解中心自2021年成立以来,累计受理案件9.71万件,化解标的额13.25亿元,为金融消费者节省诉讼费用超1.2亿元。同时,厦门率先建立财政金融绿碳联盟,为365个绿色低碳主体提供信用增信21亿元,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长效机制。

    厦门的金融实践,既是国家战略在地方的生动落地,也是区域特色与金融规律的深度融合。从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到对台金融合作的先行先试,从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到绿色金融的创新探索,厦门正以“金融强市”建设为抓手,为金融强国战略提供“厦门方案”。未来,随着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金砖创新基地等平台的深化建设,厦门有望成为连接两岸、辐射东南亚的国际金融枢纽,在更高水平上书写金融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央行条法司党支部:以高质量金融法治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2024年06月06日17时13分
    • 金融支持上海旨在更多领域创新破题

      2024年05月21日08时26分
    •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建设金融强国、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

      2024年03月18日00时35分
    • 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2024年06月18日21时03分
    • 陈四清:为建设现代化金融强国贡献大行力量

      2023年12月19日11时14分
    • 浦发银行董事长张为忠的陆家嘴论坛观点对金融强国建设极具建设性

      2025年06月19日11时21分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